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01 05:24:31 点击量:
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江苏足球联赛,足球赛程,积分榜,城市足球队,业余足球,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提供实时赛程、积分榜、队伍信息、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,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,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!
8月25日,中国足协发布了一项全新的规定,引起了不少苏超球迷的强烈反应。很多人看完文件后直言,这明显是足协又想插手苏超,把手伸进来“分一杯羹”。这份名为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(试行)》的文件表面上只是涉及“赛风赛纪”的管理,却在细节上大有文章。
其实早在6月份,就有人爆料称足协打算主动介入苏超,提出要帮忙管理,为民间足球提供“指导建议”。然而,江苏文旅部门当时态度非常坚决,直接回绝了足协的请求,甚至连敷衍的客气话都没有,搞得足协颜面尽失,场面十分尴尬。虽然这件事后来被官方辟谣,但很多人都认为,那只是足协放出的“试探气球”,想先探一探舆论的反应。如今,新规的出台多少验证了当时的猜测。
文件中最引人关注的,是足协首次对“社会足球”进行重新定义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中国境内所有群众性足球赛事活动都属于社会足球,自然也都要纳入管理范围。如果地方足协依照这份文件去执行,那么苏超这样的赛事势必会被足协“纳入管辖”,这不就等于足协借机插手了吗?尤其是第五条中强调“跨区域社会足球赛事需要履行事前报备”,这两个字几乎坐实了上下级管理关系。
继续往下看第8到10条,情况更耐人寻味。文件明确规定谁有权举办社会足球赛事,并划定范围,把苏超等赛事组织者直接圈了进去。然而在责任划分上,文件又显得矛盾重重。一方面,足协把主体责任推给赛事主办方,提出“谁主办,谁负责”;另一方面,参赛球队还要承担各种违纪责任,比如球员打架、球迷闹事等等。但奇怪的是,作为发布管理办法的足协,反而在责任上“全身而退”。出了问题要赛事方负责,却还要求事前报备,这让不少网友直呼“添乱”,觉得这种“报备”实在多余。
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文件的第三章,内容涉及宣传教育。规定要求社会足球管理单位要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弘扬体育精神。可问题在于,苏超的28支草根球队,本就是凭借纯粹的热情与拼搏精神在坚持。他们没有高薪合同,没有名利纷扰,却能在球场上拼到受伤流血,只为守护家乡荣誉。反观职业联赛里的某些豪门球队,动辄年薪上千万,成绩却未必比得过这些草根队伍。这样的背景下,再由足协来“指导价值观”,未免让人觉得讽刺。
苏超球员的收入情况也被拿出来作对比。宿迁的球员每周五训练有200元补助,三场比赛下来奖金1800元。镇江队成绩好一些,补贴略高,每个球员算下来一个赛季大概能拿到8000到10000元。这些队员都是为了荣誉而战,而不是为了金钱。对于他们来说,胜负才是唯一的追求,拼搏才是比赛的意义。这种纯粹,才是民间足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,现在的情况就像苏大户辛辛苦苦养了个儿子,突然有人闯进来,不仅要管,还要抢着喂奶。长此以往,这个孩子到底认谁才是父亲?更关键的是,如果苏大户自己没钱养孩子,那些人还会不会来掺和?显然,民间赛事的价值,恰恰在于它真实而纯粹,而不是外力的干涉。
很多网友认为,民间足球不需要过度的“专业指导”。不是说怕专业人士管不好,而是担心有人借管理之名,行“染指之实”。正因为苏超有热血、有纯粹,才会得到全国球迷的喜爱。倘若被过度管控,恐怕它最宝贵的特色就会逐渐消失。
各位怎么看待这件事?苏超需要被“规范”,还是需要继续保持它的独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